感知机原理及其代码实现

开始更新《统计学习方法》的笔记理解以及代码实现系列。边学边记录吧,加油。

感知机(perceptron)是二类分类的线形分类模型,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,输出为实例的类别,取+1-1二值。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(特征空间)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,属于判别模型。其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,为此,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,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极小化,求得感知机模型。分为原始形式和对偶形式。感知机在1957年由Rosenblatt提出,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的基础。——摘自《统计学习方法》P35。

1. 感知机模型

定义(感知机):假设输入空间(特征空间)是 $\chi \subseteq \mathcal{R}^2$,输出空间是 $\mathcal{Y} = \lbrace+1, -1\rbrace$。输入$x \in \chi$表示实例的特征向量,对应于输入空间(特征空间)的点;输出$y \in \mathcal{Y}$表示实例的类别。由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如下函数:
$$f(x) = sign(w \cdot x + b) \tag{1.1}$$
称为感知机。其中 $w$ 和 $b$ 为感知机模型参数,$w \in \mathcal{R}^n$ 叫作权值(weight)或权值向量(weight vector),$b \in \mathcal{R}$ 叫作偏置(bias),$w \cdot x + b$ 表示 $w$ 和 $x$ 的内积。$sign$ 是符号函数,即
$$f(x)=
\begin{cases}
0& \text{x=0}\
1& \text{x!=0}
\end{cases}$$

1
好久之前挖的坑...找时间再填吧。
Leetcode-18.四数之和 面向和我一样小白的Pytorch教程(待更新)
Your browser is out-of-date!
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 Update my browser now

×